“咱家的水田和老徐家的地挨地,都是150亩,可咱当时没信什么新办法,还是老办法种地。结果肥没少施,钱没少花,还比人家少收入两万多元!”10月21日,辽中县乌伯牛乡乌伯牛村农民李志国和徐高峰比较水稻收成时说。
徐高峰欣喜地告诉记者:“我这150亩地平均亩增产96.6公斤,多打水稻14797公斤,多收入2663
5元。这可是沾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光。”而在辽中县,像徐高峰这样用新方法增产的农民还真不少。
六间房乡许家村农民于会怀曾经是全国“种粮状元”,他在辽中县就种植了7000多亩粮食作物,其中水稻就有1700多亩。今年春天,他按县土肥站技术员给开的“高产配方”种的地。于会怀说,往年,他种这些地,施肥都是自己按经验估算,地里缺啥元素,该施啥肥,施多少心里没数。结果是每年都花大价钱,施同样的肥。这回,县里给他的七块地测土后,分别开了七张“高产配方”,他才知道每亩地的“肥情”不一样。于是,他按照“配方”要求为每块地施肥,缺啥补啥,多啥减啥。
秋收后,于会怀算了一笔账:用新配方施肥,每亩水稻增产93.15公斤,比去年平均亩增产88.8公斤。1700亩总计增产15.84万公斤,每公斤按1.8元算,增收27万多元。加上节肥的7万元,于会怀的“高产方”纯挣了34万多元。
据介绍,在辽中,今年用上“高产方”的水田就有72万亩,农民在分享丰收的同时,也分享着“高产方”带来的喜悦。
[责任编辑:沈阳日报]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