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艳阳高照。10月20日上午,盘山县坝墙子镇八里村农民高文福,正和全家人一起收割水稻。“今年的稻子长得好,每亩能收1300斤,蟹子每亩收50斤,鲤鱼苗每亩收23斤多点儿,每亩田里的埝埂豆,收20多斤。没打农药,只是少量用了点化肥,俺家这13亩地,纯收入1万多元钱,手拿把掐!”高文福边干活边和记者念叨。
稻田养鱼蟹,埝埂种黄豆,老高采用的是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盘山县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摸索出多种合理利用和增值农业自然资源的种养模式,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
瞄准生态农业制高点
“河蟹多得抓不过来,稻田里的鱼直撞脚”,盘山县人这样描述30年前的情景。上世纪60年代,盘山县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基本上处于原生状态。然而,片面追求农业高产,水利设施不当,农业过程性污染等问题也随之加剧。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盘山稻田、沟渠中的中华绒螯蟹几乎绝迹,水产品的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他们把生态建设当成一项重要内容,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他们聘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编制科学的高起点的生态建设规划;把生态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不同层次的生态讲座,普及生态知识;还先后选送多名年轻干部到国家级科研机构、沈阳农大、国家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深造,攻读硕士、进修专业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年,盘山县用于生态建设的资金高达5亿多元。
令人称道的种养模式
农民高文福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只是盘山多种生态农业模式中的一种。准确地说,老高采用的是稻、鱼蟹互利共生,物质能量多重利用种养模式。这是由田面种稻、水面养殖鱼蟹、埝埂种豆、沟渠立体植树构成一个高效复合生态系统。鱼、蟹可以疏松土壤,残饵和蟹粪可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和有机农肥。于是,水稻成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埝埂豆品质好,产量也高;沟渠植树,起到了固土护坡的作用。这种模式,使稻田都成了亩产水稻过千,纯收入过千的“双千田”。
在太平乡的仙水村,农民普遍采用的是“四位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他们将猪圈、厕所、沼气池、大棚连成一体:人、猪粪便制沼气,沼气照明做饭,沼液肥田。不仅使废弃物实现了多层次利用,也解决了农村能源及污染问题。
水田收割后,盘山不少农民正在稻田里建造塑料大棚种蔬菜。这是一种新的轮作制度:种菜后,拆去塑料大棚,再种稻养鱼蟹。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种菜的有机肥,又是水稻的底肥,还免除了种菜需“倒茬”的麻烦。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模式。太平农场有机食品生产试点率先成功后,盘山县迅即启动了创建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三绿”工程。目前,全县已有7个乡镇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太平农场、沙岭镇、利是米业等5个单位被国家环保总局认证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
河滩地土质肥沃,但种植一般的作物,洪水来了绝收。他们巧妙地利用主汛期到来前的时间,种植矮棵药用作物水飞蓟和棚菜,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又防止了荒漠化的发生。
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绿色、有机的东西,不愁卖!”高文福说。生态农业给了盘山农民一个“金饭碗”。他田中的水稻和鱼苗,是和一家公司签订了订单的;河蟹在田埂上就有人收购;埝埂豆因品质好,脱粒后就将出口日本和韩国。
为保证有机食品质量,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盘山县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每个加工厂比市场同期价格高出0.1元收购水稻。利是的有机米最高售价达10元/公斤。按全县总平均价格,有机米每公斤比常规米增收1元计,全县仅13.45万亩有机水稻即可增收8000万元。生态农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食品,而且减少了农业过程性污染,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河里已经有了野生河蟹,长得个头可大呢!”盘山人说,“这是农田里农药使用量减少的缘故”。
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看不见一个驱鸟的稻草人。对于盘旋在天野上空觅食的鸟们,他们表现出了近乎溺爱的宽容。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走过弯路的盘山人很是珍惜。
[责任编辑:新华网]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