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津郊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新生的力量—电脑农业在迅速崛起!今年西青农民“网”上种麦,单产增加了10%;北辰农民“网”上把7000多吨鱼卖到韩国;蓟县挂月集团90%的果酒实现“网”上销售,东丽农民“网”上饲养生猪3万头,每头猪多赚30元……电脑农业让津郊农民从事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更加科学、实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让传统农业焕发了青春!短短3年来,本市电脑农业相继开发了葡萄、对虾、螃蟹、奶牛、生猪及食用菌等一大批农业专家决策咨询系统,使广大种养大户快速掌握了先进的实用技术;培训了一大批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了10个农业特色网站;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种植、养殖大户通过电脑农业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天津电脑农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7万台计算机全部联网为农民建致富信息平台
2001年7月18日,以电脑农业为核心的天津农业科技信息化工程正式启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天津农业和农村经济按照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方向,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等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十五”期间,天津市科委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列入重点予以支持,并从2001年开始安排专项资金启动了当年全市的四大科技工程之一的“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化工程”,以加速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天津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得到了科技部863项目的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本市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步伐,促进了本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农业科技信息化工程(电脑农业)实施3年来,在市科委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1个,建立了1个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网站,建立及完善了10多个农业特色网站,开发了5大农业信息应用系统,获得国家软件登记6个,建立西青、北辰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核心示范区2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及示范企业500个,为本市培养了30多名高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人才,累计培训各类农业人员10000人次。在5万多亩的土地、4亿余尾的对虾与螃蟹、6万多头的奶牛及生猪养殖上示范应用了自主开发的专家决策系统,受益农民总人数超过7万人次,共取得3亿多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为让全市400多万农民尽快走上农业信息化道路,首先基本建立了市———区(县)———镇———村(企业)四级网络体系。采用政府资金引导、基层单位或示范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吸纳多方资金投入农业信息化工作中来,加快了天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据统计,目前本市区县共有计算机7万多台,45%是“十五”期间添置的,全市所有4000个村镇每个村镇至少拥有1台计算机,全部实现联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区(县)—镇—村(企业)四级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村村通”。
为实现天津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了性能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平台的建设遵循以下原则: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以符合未来技术发展的需要;遵循现行的国际国内技术标准,以保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扩展留有余地,以适应快速增长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采用千兆交换以太网,配置高档网络交换机,支持拨号、DDN专线等多种不同接入方式,可满足天津及国内外用户的访问需求,促进了天津农业信息的对外交流。
30个专家决策咨询系统农民实现网上种粮养殖
农业特色网站建设是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色网站的建设遵循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了天津市农业科技综合信息服务网站———津沽农业网(www.tjagri.net),同时建设和完善了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天津农业气象信息网、天津农业网、北辰农业“110”、北方绿色产业网、津沽大地等10个农业特色网站,信息资源覆盖了农业科技、农业政策、水产、蔬果、农业企业、气象服务等方面,基本涵盖了本市农业的各领域、各行业,是本市农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三年来,共发布各类信息200多万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在“九五”期间所开发的黄瓜、水稻、玉米、小麦等四个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十五”期间以无公害生产作为切入点,完成了葡萄栽培、中国对虾养殖、奶牛养殖、瘦肉猪养殖、河蟹养殖、黄瓜栽培等六个农业专家决策系统的开发,并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的软件登记,这是天津在农业信息系统领域获得的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同时还完成了果树、蔬菜、食用菌、水产、畜禽等方面20个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这些系统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天津农业结构调整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培训高素质研发队伍 智力支撑确保电脑农业
为促进天津电脑农业的顺利实施,农科院有关部门加强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的培养。通过承担国家863项目、技术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为本市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队伍。本市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单位由“九五”期间的4个单位增加到目前的10多个,形成了以农科院信息所为代表的能承担国家863项目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机构。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由“九五”期间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70多人,大大推动了本市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步伐与水平,确立了本市在国内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一席。
依托三级培训中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业信息技术培训中心或基地20多个,制定了统一的培训计划,不同层次、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2个市级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农业信息高级人才培训、区(县)培训中心负责计算机技能及专家系统应用培训、乡镇培训基地负责系统应用操作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十五”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100多期,培训区县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3000余人次,为每个乡镇及重点村培训了1名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员,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近300余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6000多人次。为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工作除在培训教室内举行外,还将培训开展到田间地头、猪场内、虾池旁,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遇到的生产实际问题,使受培训者成为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的主要力量。
多种方式接通最后一公里 种养大户实现农业信息化
为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速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1)利用“津沽农业网”为用户提供远程信息查询与决策管理服务;2)为乡镇、村及涉农企业安装单机版的专家系统,解决部分用户上网困难,降低应用费用;3)将农业专家系统的内容移植到PDA、HPC中,将PDA、HPC发放到核心示范点或示范企业,无论是在养殖场,还是在田间地头,用户遇到问题,即可随时向系统进行查询或求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4)开通农业短信息服务,使基层干部、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等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即可了解到最新的气象、热点、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市场、农产品供求等“三农”信息,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为加速农业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对传统农业的嫁接和改造,积极探索了与本市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新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主要推广应用模式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技术协会、“农民网吧”、农民科技书屋、农业短信息等,有效解决了限制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基本解决了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电脑农业与涉农企业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企业在信息传递与技术服务中的难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天津的农业龙头企业正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电脑农业后,技术人员可利用计算机将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技术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规范了农民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开阔了农民的视野。
电脑农业与农业专业技术协会联手,使基层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融入了时代的特色。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作为来自民间、服务一方农民的最基层的农技服务组织,深得当地农民的信任。利用这一特点,电脑农业就在农技协会中建立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点,统一配备了计算机、安装了专家系统,同时培训了专家系统应用操作人员,农民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时,农技协会利用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咨询、决策服务,根据农民遇到的技术问题,专家系统可以开出“处方”,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成为农民节支增收的好帮手,农民称“电脑农业是个好专家,指导咱们农民生产真叫灵。”
电脑农业+农民网吧,崭新的模式为农技推广部门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与内容。乡镇农技推广部门作为基层的农业科技组织,不仅承担着对农民生产活动进行直接指导的任务,而且也是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所建立的农民网吧,农技推广站举办了多种培训班,为农民提供信息查询及专家决策服务,改变或扩展了服务的方式与内容。现今,农民主动找上门来,“求”新技术,“求”新成果,“求”示范应用,对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电脑农业应用核心示范区 7万农民直接受益总效益3亿元
“十五”以来,建立了西青、北辰2个区级农业信息技术核心示范区;在其他10个农业区县建立了10个核心示范乡镇,在村及畜牧、水产等龙头企业中建立了500个电脑农业应用示范点,辐射带动了全市农<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