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内蒙古农资市场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一是标签和使用说明欠规范。这不仅严重影响和误导了消费者正确选用产品,而且对农业生产安全形成潜在威胁。
二是农资产品夸大、虚假宣传严重。如外包装袋上的使用说明夸大使用范围,不法农资经营者未经主管部门审批,私自印制农资广告等情况,误导农民消费者,造成农民生产投入的浪费。
三是农资售后服务不到位,从业人员技术能力普遍低下。目前,农村市场上经营农资的大部分是个体经营者,从事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的人员中大部分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由于大部分农资经营者不熟悉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的专业知识,他们一般只关心如何卖出农资,往往因不能正确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资产品造成农民重大经济损失。
四是农业技术服务严重缺失。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提供农技服务的重要渠道,现在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工作开展面临很多困难,资金和人力相对短缺。
五是农药、化肥有效成份含量不足。随着农资产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许多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农药、化肥有效成分的投入量,例如包装袋上印着含有稀土的其实根本没有一点稀土成份,营养成份标着60%,实际检测只有15%等情况比比皆是,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农民,也困扰着农业专家和正规生产厂家,同时给执法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厂家这种行为的后果,一是使农资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局面加剧,厂家、农资经销商获得暴利,但却使正规生产厂家陷入窘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农资市场秩序;二是欺诈了农民消费者,农民施用农药化肥后不见效果,只好追加投入,重新施用或多次补施,耗时、耗力、耗财,造成作物减产、农民负担加重。虽然通过仪器检测就能查出来,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外地复合肥、农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问题,要想全部进行检测却又不现实。
六是化肥生长激素超标。生产商投农民所好,大量添加生长激素以缩短植物生长期,但生产出的产品却难以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加之内蒙古的蔬菜、作物无公害检测手段跟不上,也无法从这方面做硬性规定。
针对内蒙古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内蒙古工商部门提出四条规范农资市场的建议。
首先,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克服农资市场监管的短期行为。执法部门和农业单位应根据季节开展相应的检查和宣传工作,一是针对各个季节农资产品消费侧重点开展检查,把好农资产品投入消费前的第一关;二是不断开展宣传和服务,提高农民维权意识,送农业技术下乡;三是及时发布农业生产消费警示,让农民了解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的简单知识;四是及时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查检测,向社会公布假冒伪劣农资“黑名单”,为农民农业生产做好指导工作。
第二,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农资索样”等农资市场长效监管办法,不断推广普及“农资索样保留备查办法”,实行农资产品留样备查和监管机关索样备查制度;全面推行农资产品进货登记台帐和“农资质量信誉卡”制度;重视和推广农资连锁经营,理清农资物流渠道,规范售后服务,保证农资质量,让农民买得放心,用得称心,确保农资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
第三,政府相关政策应向农业单位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培养、配置和使用人才,逐步配套和更新农业技术服务手段和相关检测仪器设备,顺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执法部门应多与农业单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联合进行整治。发挥农业专家具备农资专业知识的特长,及时发现并查处有问题的农资产品,使检查更有针对性。
第四,加大对农机具市场政策、投资的倾斜度,积极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农机具市场和农机具出租、有偿服务企业的发展,健全和畅通销售、服务渠道,活跃农机具市场,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