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析预测 > 正文

   

7月份支持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http://news.nac88.com/  2008-7-15 10:27:00    点击:6834    我要评论(0)

 7月份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引起市场经营者的关注,玉米价格能否在购销旺季出现上涨,支持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能否改变上半年玉米价格上涨无力的运行态势?局部地区玉米价格的上涨能否带动国内玉米价格的普涨?下面,笔者结合近期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分析如下:

  政策支持加强,但玉米运输仍将受到运力紧张的困扰

  3 月份,粮价上涨之时,政府及铁路部门增加对粮食运输的政策倾斜,使得粮食运输紧张状况得以缓解。随着粮价的合理回落,以及石油、煤炭、蔬菜和救灾物资的发运,在4月份之后分配给粮食运输的车皮数量明显大幅减少。运力紧张问题困扰着包括粮食在内的很多行业。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影响,搞好煤炭、石油、化肥、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是当前整个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根据当前我国货物运输的实际情况,铁路部门将会全力优先安排好电煤运输,玉米等粮食运输数量和其他重点物资相比将要减少。由于车皮难请,公路运价提高,河南、山东等南方部分省区已经有价格上扬的迹象。面对运力紧张,最难的是卖粮企业,销售旺季来了,玉米运不出去,可能错过价格上涨的大好机会;雨季来了,湿热的天气,对玉米运输和存放非常不利,港口已经玉米出现发烧和霉变的现象。

  出口配额增加,将对市场玉米需求产生影响

  2004年国内玉米丰收,且产大于消,为出口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出口成为必要。尤其是东北的吉林和内蒙古两省区仍有一部分玉米库存需要泄库,出口是一条重要途径,今年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玉米出口利好消息较多。主要是:1、增加出口配额。今年玉米出口配额由原计划的400万吨提高到800万吨。现已公布了上半年的玉米出口配额为300万吨,今后还将根据出口执行进度而随时追加出口额度。2、提高出口退税金额。退税金额由2003/2004年度的111.8元/吨提高到143元/吨,这就相当于把玉米最低收购价由上年度的860元/吨提高到1100元/吨。3、免征出口玉米的铁路建设基金(23元/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今年我国玉米出口配额增加,对国内玉米的需求产生影响,对玉米价格上涨形成促进。

  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涨有利于我国玉米出口

  7月 12日CBOT玉米收盘从持平到上涨1.25美分不等,7月玉米收高0.5美分,报226.75美分/蒲式耳,9月玉米收高0.5美分,报235.25美分;12月玉米收高0.5美分,报246.75美分。7月12日美湾8月船期3号黄玉米FOB价103.1美元/吨,7月1日98.2美元/吨,上涨了 4.9美/吨。我国玉米出口到达韩国的CNF价在135美元/吨左右,美国或南美玉米CNF价在139美元/吨左右。笔者认为,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变化将对我国玉米出口产生利好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低位回升,我国玉米出口将受到价格因素的促进。在国家政策补贴的扶植,我国玉米出口将会顺利进行,企业经营利润将有所增加,出口企业积极性也将被带动。在国际市场价格稳步回升的情况下,我国玉米出口的竞争能力如何?可谓整体偏弱略带利好,那么,在这种相对有利的市场条件下,我国玉米出口配额的发放和实际出口情况、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变化情况更值得市场经营者密切关注。

  由此来看,由于运力紧张,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广西等地玉米需求开始活跃,玉米价格出现上扬。笔者预计,玉米价格需求旺季已经到来,玉米价格阶段性上扬行情才刚刚开始,在新玉米大量上市之前,我国玉米价格将逐渐活跃,玉米价格仍有一定上扬空间。经营者要多多关注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变化、运力改善程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变化等相关因素。

信息来源:饲料工业信息网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