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析预测 > 正文

   

大豆市场一周点评:供需矛盾难解 大豆走势面临抉择
http://news.nac88.com/  2008-7-25 11:19:00    点击:5473    我要评论(0)

 本周(7月16日-7月22日),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价格继续缓慢下跌。豆粕价格也因为失去外盘的有力支撑而下滑,并且各地成交状况出现下降,饲料企业持币观望增多,豆油市场也是下跌压力较大。在供应和需求双重挤压下,加上人民币升值,整个国内豆类市场是负重而行,在需求无明显好转的情况下,预计短期难有大的突破,将处于相对平稳的态势中。

  一周要闻回顾:

  ★7月中旬进口豆到货量预计达到100万吨

  根据跟踪,7月中旬国内市场的进口大豆到货量较上旬显著增加,达到了100万吨,上中旬的到货总量为177万吨。7月下旬估计还有10-12船进口豆会运抵国内港口,因此,整个七月份的到货量估计在240-250万吨之间。

  ★黑龙江大豆种植成本提高

  在东北考察时,一种粮大户详细介绍了2005年鹤岗地区的大豆种植成本。每公顷大豆种植成本包括租地、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其他费用,扣除补贴后为4715元,按照2004年鹤岗地区大豆平均单产1.97吨/公顷推算,今年当地大豆成本至少在2380元/吨左右,高于去年,且前提条件是最终单产值接近或者达到去年的水平。抵消政府取消农业税、种子事实上,在6月份,四国对华出口已经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0万吨。储费用,可以估算2005年鹤岗地区农户卖粮心理底线在2500元/吨左右,低于此价格可能将出现惜售现象。

  ★近期我国大豆进口可能暂时放慢

  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近期内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有可能放慢,原因在于国内库存增长。事实上,在6月份,四国对华出口已经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0万吨。

  ★美国农业部:未来三天的天气状况不利于大豆锈病传播

  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报告称,美国东南部和密西西比河流域天气晴朗而且气温偏高,未来三天不会出现有利锈病传播的天气环境。

  市场分析预测:

  ★供需矛盾难解 大豆走势面临抉择

  本周,对于市场心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对于人民币升值其实市场是早就有所预料的,但没想到这么快,不过就大豆市场而言,人民币升值在近期不会有太大影响。目前国内市场依然是供需矛盾矛盾决定走势。根据最新掌握的资料显示,7月上中旬国内又进口了大约177万吨的大豆,加上目前港口库存的220多万吨大豆,整个大豆市场的供应量是相当大的。而当前市场的低迷态势使得购销双方心态都趋于谨慎,东北地区已经停止收购,国内各主要港口到港的大豆也多为采购油厂自用,虽然港口大豆实际成交价格已经下调至成本价,但市场成交依然清谈,多数企业处于观望之中,其依据的理由就是,后市需求有望好转。目前市场上多数油厂的限产停产可能与此有关,目的在于囤积豆源,指望在9月份因缺豆能出现涨势,最终达到成本的平衡。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国家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加上自3月中旬以来压榨利润一直处于亏损境地,使得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出现问题,即使豆价下跌也已无力购买,进一步减弱市场成交状况。对于后市市场究竟能发展到何种程度还很难预料,但目前市场的这种无成交状态将抑制市场行情有大的变化。可以说,目前国内市场行情已经处在了一个转折点,后市能否有根本好转,依然要看国内需求,一旦后市需求不能好转,大豆将有可能进入持续下跌的行情之中。

信息来源: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