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析预测 > 正文

   

近期安徽准北小麦入库量减少原因分析
http://news.nac88.com/  2008-7-29 14:26:00    点击:4660    我要评论(2)

  由于前期各地国家储备库的入市收购,带动了整个小麦市场价格上升,促使市场小麦成交价格上涨。市场价格的上升,也受到了农民的认可,使部分农民惜售心理减弱,但农民还是期待市场价格再涨一些,达到0.70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从目前看市场成交价格看,市场价格将持续一段时间,到目前止,准北地区各县粮食购销企业小麦收购数量都较上年同期下降,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市场经营认识不足。由于部分购销企业对上年经营时机把握不准,在销售时间上错过销售时机,造成部分粮食销售亏损,前期销售盈利,后期销售亏损,没有实现贷款的“双结零”。在新粮上市前,不积极主动筹集风险抵押金,争取发行的支持,加之对小麦市场价格走势认识的不足,不积极主动争取贷款收购,在等待观望,在看到已实现双结零的企业收购小麦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理作用,才忙于抵押争取贷款收购,但市场价格已经上来,错失了小麦收购的最佳时机。

  2、对市场经营决策慢。全省夏粮小麦收购会议6月8日在宿州市粮食局召开,省粮食局已就夏粮收购形势作了分析部署,但部分地方贯彻会议收购时间滞后,收购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影响了购销企业负责人的决策上失误,在全国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的第二年,购销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老的经营思维进行决策,影响了小麦收购进度。

  3、对市场小麦走势的价格不能合理掌握。全省夏粮收购工作上已对市场收购价格作了分析预测,市场价格过低农民是不会大量出的,企业是收不到粮食的,国家也不会让市场价格过低,合理的收购价格就是既要保护农民的收益,企业也有利,在控价控量上要把握好,对市场多分析调查研究,合理确定收购价格,不能跟着市场走,要收购价格一步到位,购销企业没有做到,主要是没有合理确定收购价格,才没有发挥主导市场价格的作用。

  4、收购方式不灵活。粮食购销形势变化了,收购方式就要变,从近两年收购方式上看,灵活的,收购量就多,采取老的收购方式,收购量就少。例如:灵璧的大庙粮站,在收购方式上灵活多样,在全县购销企业中人均收购量最多达500多吨,第一个完成县局下达的收购任务,完成任务的118.9%,到目前止收购小麦3925吨,站职工共7人夏粮取得新的突破,采取了:一是留两个人坐站收购,收购当地小麦,另外分两组到县南部粮源区收购,采取租赁就地收购,二是采取工商联手收购,解决粮食出路问题。三是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个体大户建立经济联合体,增加收购量。 

  5、订单没有落实处。有些小麦订单合同是与村签订的,不是直接跟农民签约的,既使跟农民签约的,在收购价格上由于把握不准,也不敢收农民的小麦,跟着市场价格收,农民不愿卖,高于市场价格又怕亏,在订单收购中就无法收到粮食。

  6、市场价格低,形成农民惜售心理重。由于农民的种植成本较上年上升4%,但市场收购价格较上年下降(前期)11%左右,目前市场价格下降较上年同期下降在5%左右,农民还能接受,前期上市价格在0.61元/斤左右,给农民种粮成本相差不大,农民是不愿出售的,近期市场小麦价格上升到0.69元,部分农民是接受的。

信息来源:中国网上粮食市场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2)
现在有2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