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外资讯 > 正文

   

浅析大豆油厂相继开机的市场影响
http://news.nac88.com/  2008-8-18 13:43:00    点击:41    我要评论(0)

   2005年8月,外盘大豆行情的持续下跌,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提高,使后期到货的进口大豆成本不断滑落,也给国内油粕市场带来沉重压力,国内大豆油厂普遍陷入亏损。目前,随着季节性检修工作的结束,山东、华北、广东等不少地区大油厂又相继开机,油厂开机一则是尽快使用低成本大豆,摆脱经营亏损的局面,推动大豆压榨步入良性轨道;二则增加豆粕和豆油市场投放量,巩固油厂已有市场份额。在国内大豆市场压力尚大,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各地大豆油厂相继开机或提高产量,将重组国内油粕市场格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现将其可能造成的有关市场影响分析如下:

    一、有利于减轻国内市场大豆供货压力

    自4月份以来,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到货量不断增长,7月份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达到历史上单月进口数量的最高水平,为286万吨。这样,从04年10月份到05年7月份期间,中国进口大豆的总量就要达到2110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3%。8月份的进口大豆到货量预计在220-240万吨之间,而随着南美装船增加,9月份的进口大豆到货量提高到180-200万吨,这样,今年(即04/05年度)中国进口大豆的总量将超过2400万吨,较大的到货压力已将国内油籽市场拖入低落行情。而随着各地油厂增加开机负荷,进口大豆库存将得到有效消化,市场压力逐渐消散,国内油籽市场行情趋于好转。

    二、豆油市场竞争更加残酷

    当前,由于进口大豆、豆油到货量较大,外盘豆油走势也不理想,受国内食用油市场处于消费淡季的影响,豆油市场需求疲软,加之棕榈油勾兑冲击,国内豆油价格已经跌至2003年以来低点。而随着油厂相继开机,豆油产量增加,销售竞争将更加激烈,为拓展市场份额各销售商将不惜大肆降低豆油价格,豆油销售价格越低,各厂家为保持盈利则可能掺入的棕榈油数量越多,以致于掺杂使假现象泛滥,打乱食用油市场销售秩序。

    三、将平抑9月份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行情

    9月份,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将新旧交替之际,陈棉籽供应已经枯竭,新棉籽还未大量上市,进口大豆、豆油到货量和国内菜籽上市量都已经大幅减少, 国内油籽供应青黄不接,将影响油厂油粕产量,往往因供需失调会给国内市场带来紧张气氛。而随着今后各油厂开机率增加,豆粕、豆油将充足供应市场,弥补其它油粕市场供应不足的状况,将可能有效地平抑物价,确保油脂油料市场行情实现"新旧"平稳过渡。

    四、加速了油厂洗牌

    目前,我国年大豆压榨能力已经超过7000万吨,而实际压榨量仅约3000万吨,分析师们常常用"哀鸿遍野"来形容国内大豆压榨业竞争激烈、亏损严重的局面。据悉,自7月以来国内大豆压榨每吨已亏损达200元以上。即便如此,一些外资或大型投资公司仍在不遗余力地增扩建大型油厂,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本次开机油厂中就有新建油厂加入,对于大型油厂而言这是在占领市场份额,实现扭亏转换; 而对于中小油厂来讲,市场豆粕和豆油供应量的增加则意谓经营环境更加恶劣,国内市场将完全上演"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游戏,酝酿国内大豆压榨业变革,力促油厂之间大洗牌。

信息来源: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