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至25日北京将举办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奥运会期间将有一百万人到北京参与奥运活动或参观游览,需要各种蔬菜5000多吨。由于8月份正值高温多雨是蔬菜病虫害高发期,也是北京蔬菜换茬期和传统蔬菜生产与供应的淡季,要保证奥运期间市场供应的蔬菜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这对北京蔬菜产业界和奥组委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此,确保奥运期间蔬菜安全、优质、多样、足量、有序的供应,是一项艰巨而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奥运蔬菜品种展示暨安全供应建议座谈会在延庆召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北京市农业局组织蔬菜品种选育、栽培、植保与采后流通等方面的多学科专家在参照、考察前两届奥运会蔬菜供应的经验和对60多个国家蔬菜饮食习惯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北京蔬菜生产与供应的实际,做出了积极的准备,并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蔬菜安全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建议书”。
8月8日,奥运蔬菜品种展示暨安全供应建议座谈会在延庆召开。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农村处处长张光连、市科委奥运办王瑞丹、王熙,北京市农委经济贸易处处长任荣、科教处副处长王海龙,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李继扬、蔬菜处处长陶志强、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赵山普、农优站副站长王宏,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唐云华处长、北京市商务局侯明迪处长、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餐饮处胡平副处长、延庆县副县长徐凤翔、北京市巨山农场总农艺师李乃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副院长程贤禄、科研处副处长王之岭、佟瑞平,以及市发改委、食品办、各郊区县、承德市、张家口市的领导和专家60余人光临了本次会议,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与会人员参观了延庆200亩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奥运蔬菜基地,在露地展示区内,芳香类、根茎类、果类、叶菜类和生态菊苣类等五个系列150个种类300多个品种的蔬菜组成了精美的五环图案,象征着五大洲的和平、团结、健康、向上和友谊,突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在大棚展示区内,有色彩缤纷的樱桃番茄、多姿多彩形状各异的小南瓜、五颜六色的彩色甜椒及不同风格的水果型迷你黄瓜……参观者还可以饶有兴致地品尝鲜食蔬菜。展示园种植的300多个蔬菜品种大多引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奥运会期间基本上可以满足来自各国运动员在饮食方面对蔬菜的需求。
在座谈会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李武副主任宣读和讲解了《奥运蔬菜安全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建议书》。建议书在选择和确定奥运会蔬菜供应基地,引进和筛选蔬菜新品种,提高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建立现代化的蔬菜加工、配送体系,确定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与供应信息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10项建议。北京市科委杨伟光副主任认为:现在距2008年还有三年时间,时间相当紧迫。这么多蔬菜品种要求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希望能尽早建立奥运蔬菜专供基地,并带动京郊相关部门和农民在蔬菜生产及供应上更上一个新台阶,真正做到“服务市民,富裕农民”。北京市农委科教处王海龙副处长表示:奥运蔬菜安全供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组织管理问题,还存在许多尚需研究的科研课题。要健全奥运蔬菜供应体系链条,应急预案一定要搞好,保护生产,保障供应,防止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并建立蔬菜安全监测、检测和追溯制度,保证供应产品的质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李云伏院长强调:要想实现夏季生产的蔬菜百分之百符合安全和绿色食品的标准,保证奥运会期间供应的蔬菜达到高质量,数量和品种的多样化,即做到“安全、优质、多样、足量、有序”,需要在政府管理部门统筹调控下,实现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北京的蔬菜种植面积有150万亩,要利用这些优势作好奥运蔬菜种植、配送工作,还需要各级领导和各区县多多支持。徐凤翔副县长表示,延庆将利用气候、资源环境等优势,集中全力做好奥运蔬菜的供应工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他山之石砺我之器——农业生态园考察
8月16-17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联合北京蔬菜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组织科研、教学、生产、园区的负责人前往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进行了考察。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国农业大学、朝阳区农委、朝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平谷区蔬菜种植服务中心、大兴区蔬菜办公室、朝来农艺园、韩村河农业开发公司、朝阳区蟹岛农业生态园区、格林万德等单位的相关人员40多人。
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园占地面积3600多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农业生态园。园内布局新颖、别致,具有很高的实用和观赏价值,是科研实践、品种展示、现代化栽培样板和科普教育基地。园内聚集了国内外蔬菜新品种及热带水果等近百种,先进的温室配套设备,独具风格的园林式设计,使之更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园内规划有沙漠植物区、热带水果区、反季节栽培北方水果区、蔬菜立体化栽培区、楼台水果蔬菜栽培区、长廊区等,特别是壮观的丝瓜长廊区非常引人注目,已被选入吉尼斯记录。丰富的蔬菜品种是园区展示的基础,科技为这里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通过考察,参观者都很振奋。大家看到,辛勤耕耘,刻苦钻研,不断把新的品种、栽培技术提供给广大的农民和从事农业的技术人员,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我们的已任,也是蔬菜品种更新示范推广意义之所在。
房山区“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赠种仪式
房山区种植业服务中心积极落实“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近期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琉璃河镇官庄村举行了“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送籽种、技术下乡活动,现场向百户菜农赠送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的蔬菜优良品种100份和500册技术书籍。房山区选定5个乡镇、20个村、100余户菜农对10种主导蔬菜的优势产区进行100个品种的更新换代,并辅以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将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亦是落实农业部和市政府“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随着“工程”实施进度的不断深入,房山区将进一步增强蔬菜产品质量意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向深层次延伸。
通州区百村工程秋季技术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2005年上半年圆满完成了对综合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各项技术服务工作,推广示范的蔬菜优良品种均表现出色,给菜农带来了增收15%以上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新品种示范、辐射、带动的社会效益,广大种植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等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显著提高。在总结上半年经验的同时,通州区百村工程下半年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通过对综合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广泛调查,最终确定了大白菜、特种番茄、彩椒、萝卜、菊苣、菜花、南瓜、西葫芦、西瓜等60个示范品种,并立即在第一时间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的种子分别送到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手中,确保不误农时。并指导示范基地、示范户按示范品种认真填写田间档案调查表,做好技术贮备;每户还发放了《科技示范户手册》及技术资料,组织电视录像辅导2次,深入田间现场咨询,解决实际问题;聘请蔬菜中心陈春秀老师及通州区推广站技术人员举办大型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350人次,注重做到统筹安排,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使培训工作达到了最佳效果,受到示范基地、示范户的普遍欢迎。7月21日在通州区潞城镇举办的百村工程秋播大白菜培训讲座,参加人员有区镇技术人员、重点示范户及周边蔬菜种植户等120余人。陈春秀老师讲解了秋播大白菜早熟新三号、精品新三号及北京新三号的品种特性及部分春播、夏播白菜的新品种,以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通州区推广站技术人员介绍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并与农户进行了现场交流。
昌平区秋冬茬示范品种长势良好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刘伟老师8月23日赴昌平,调研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秋冬茬示范品种在园区和农户的育苗及种植情况。在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蔬菜办公室的大力协助下,秋冬茬示范的65个蔬菜良种的种子已及时分发到9个示范园区和100个农户手中。大白菜已播种,出苗情况良好;甘蓝、菜花已定植;番茄、黄瓜、甜(辣)椒、球茎茴香等已育苗并陆续定植。财会之家种植基地的大棚京秀西瓜、佳粉19番茄已开始坐果。“京研”蔬菜新品种已逐步深入各镇各村,被示范园区和广大菜农所接受,综合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为新品种的推广起到了带动作用。
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的实施,为京郊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科技支撑,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农业提供了优良品种的保证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奥运蔬菜的展示,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为北京蔬菜产业借奥运契机实现产业升级提出了可行的途径。我们将不断选育和筛选蔬菜新品种,提高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建立现代化的蔬菜加工、配送体系,确保蔬菜种子和蔬菜产品优质高效,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更好地服务农民,服务首都,服务奥运。
信息来源:北京城乡经济信息网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