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袁隆平携手中化化肥合力攻坚“超级稻”
http://news.nac88.com/  2010-3-19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12    我要评论(0)

3月16日,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湖南长沙签署合作协议,在今后5年内,中化化肥将发挥资源和产品优势,使中化农用钾等优质肥料在超级稻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超级稻与优质肥的强强结合,为“杂交水稻900公斤”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提供强力支持。中化化肥同日还聘请袁隆平院士为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目前,袁隆平领衔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经完成了亩产700公斤的一期目标和亩产800公斤的二期目标,正在向2015年实现亩产900公斤的三期目标迈进。袁隆平介绍说,实现亩产900公斤目标将分三步走:2009年已实现亩产830公斤目标,希望今年实现860公斤目标,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有可能提前一两年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他说,虽然10年后“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没有问题”,但难度确实越来越大,希望这次与中化化肥的强强合作,能加速超级稻科研目标的实现。袁隆平也借此机会表达了他对于化肥的新理解:“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化肥施多了对土壤有破坏作用,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是不正确的。国际水稻所做了45年的实验,种了134季水稻,年年种,年年施化肥,没有施一点有机肥,结果土壤地力没有下降,而且略有提高。我个人认为,单纯的有机肥由于营养不足不能实现高产,必须要用化肥。”

  2006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构想。即: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力争用三亩地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这个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将广泛提高种粮收益,造福广大农民,为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根据协议,双方将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合力攻关,携手探索企业与科研深度结合、效益倍增的新途径,为我国农业增产提供更具未来性的合作共赢模式。首先,通过中化化肥营销网络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基地网络的衔接和整合,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探索超级稻科研和肥料在应用推广领域合作的新途径;其次,做好合作区域肥料示范推广的配套服务工作,让利给农民,帮助农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第三,中化化肥将全力支持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的节氮栽培、抗倒伏栽培等科研攻关项目及相关课题研究,为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作为我国最大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化肥企业,中化化肥承担着保障我国化肥稳定供应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中化化肥年销售化肥达到1600万吨,专家估算每年可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亿斤以上。中化化肥表示,在未来的5年里,中化化肥将发挥企业在化肥生产、资源配置和分销服务领域的一体化综合优势,在企业与科研结合、良种与良肥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杂交水稻高产高效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全力支持,实现强强结合,优势互补,联合攻关。

  袁隆平表示,中化化肥是我国最大的国有化肥企业,代表国家形象,具有突出的产品、网络、服务和品牌优势。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看,粮食的增产、农民的增收与农业投入品的优质和优用密不可分。与中化化肥的合作,将加速中国超级稻科研目标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实现。

[责任编辑:农民日报]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