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农民的希望(三)
http://news.nac88.com/  2010-3-25   来源:中国农副网编辑部  点击:12    我要评论(0)

在两会上很多委员对农业问题也作了详细归纳,总结出三大难题:
   难题一:粮食丰收≠农民增收
我们通常说农民收入低,为什么低?因为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低。我们通常讲一个农民要是务农的话,一年工作30个工作日就够了,而城市里的工人一年要工作200天以上。这样,务农显然就是就业不充分,这是种粮收益低的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李宏鸣说,通过农业让农民增收,有两个空间,一是可以通过先进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二是把农业劳动力向涉农的二、三产业转移,同时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增加农民收益。
    难题二:种粮大县≠财政大县
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粮食主产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产品加工链条短,财政状况普遍较差,形成了农业大县、粮食大县等于财政穷县的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张自立认为,提高种粮效益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增加补贴,二是提高粮价。但提高粮价蕴藏着社会风险,只有在增加补贴上下功夫。国家应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列入国家规划的产粮大县,应按照粮食产量、商品量和人均占有量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逐步使产粮大县人均财力达到全国县级平均水平,解决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的问题。此外,在粮食补贴的政策下,粮食主销区吃的是补贴价格的粮食,所以粮食主销区应该对主产区进行补贴。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认识上有个误区,总觉得抓农业就是思想不解放,抓招商引资就是发展的唯一途径。由于抓农业没有积极性,过去一些产粮区现在都要依赖从外面调粮了。如果长期让农业处于弱势地位,一旦粮食安全出了问题,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从国家战略层面着眼,必须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别让产粮大县太吃亏,以保护种粮积极性,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夏涛委员说。
     难题三:农业大县≠农业强县
     农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靠天吃饭”,这是许多农业大县的无奈,农业大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农业强县。
     张自立委员说,要做强农业,就必须把农业当作产业来做,通过产业发展,调整结构和提高农业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不断夯实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机械化和自动化以及农业科技政策的信息化,都依赖于农民的知识化。政府要下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建设新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农业比重大,农村的人口多,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这是传统农业大县的共同特征。李宏鸣代表说,加快农业大县发展,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传统农业可能比较弱势,可现代农业不一样,工业有相当一部分门类是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培育现代农业的产业集群,农业就不会弱势。放在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考量,培育现代农业的产业集群,是农业强县之路。
    最终我们能帮农民什么?农民有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希望我们的领导能够反思,能够做到真正能到达基层的工作,真正的为农民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利益,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发国之本!

[责任编辑:中国农副网编辑部]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