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5日,国办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对于生产中使用复原乳必须标注的规定正式实施。我们更关心的是国办通知如何真正落到实处,鉴定标准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为此我们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们认为,目前要在标准的规范和监管上下功夫,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是奶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基础。
随着中国奶业的发展,奶业标准建设从无到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必定会产生各个环节的紊乱现象,会出现阶段性的不协调现象。奶业标准建设也是如此。
近两年引起奶业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加工原料问题。今后我们的任务是在国办通知精神指导下,修订标准,完善标准,使标准的应用更科学简便,以利统一企业的市场行为,让消费者易于选择。所以,在产品上标“复原乳”的规定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不同加工工艺的产品的标注问题应继续加强研究。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魏克佳建议,“复原乳”有了标注规定和鉴定标准,就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实施广泛检测,让标注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对巴氏杀菌奶与超高温灭菌奶的标注也应按照国际惯例和国情,制定标注规范,引导社会消费。
新出台的复原乳鉴定标准也是发展的产物,它也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需要实践的检验。一个标准如果只是摆样子,它就没有生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说,标准是一个品牌,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对于复原乳鉴定标准,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履行职责,研究执行方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南庆贤说,标准需要凝炼,执行力需要提升,必须站在国家经济安全、食品安全的高度解决标准的执行问题。专家们介绍,国外也有各环节分部门管理的,但分工之前有一个完整的全程管理法规,总法之下各有分工,而不是各顾各的。我们目前的管理模式导致某些环节重复交叉,某些环节又成为盲点。专家指出,再不研究全程管理机制问题,即将到来的奶业“第三次飞跃”将成空话。他们说,为什么某些专家能把“生产巴氏杀菌乳可以使用复原乳”写进其《指南》和教材中呢,为什么这种既违背了国家标准,又违背了国际惯例的常识可以被“笔误”呢?这个教训当汲取。
奶业的全程管理机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和谐社会为原则。目前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加工企业,可上溯到饲料业、养殖业,同样亟待完善标准,加强监管。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梅方权提出,加强奶业食品安全的管理要着眼推进奶业管理体制改革。一要有科学的标准,二要有执行的法规,同时要有一个监管的体系。标准要解决落实难、执行难的问题,要解决利益制衡问题。谁来制约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国家标准与法规;谁来实现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是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中国食品产业网]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