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丰收的喜悦,带着丰硕的成果。牧区来的达娃带着衣着光鲜的妻子和一对儿女正准备登上开往机场的大客车,一家4口人这是要去内地旅游呢。达娃说:“我们农牧民现在手头有钱了,也想去外面走走看看。要放在几年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在西藏,像达娃这样的农牧民不在少数。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农牧民增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2003年增长11.2%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70元,达到1861 元,增长了10.1%,连续两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2004年是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牧民增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今年4月1日召开的西藏农牧民增收工作专题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提出:“把能否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否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试金石。”
整合资金加大三农投入农牧业是农牧民安身立命的主体产业和基础产业,增产增收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基础环节。西藏农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属于“粗放型”,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涉农各部门相互配合,集中力量,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肥料、饲料和水利灌溉的利用效率,提高农牧业单产水平和牲畜个体生产能力,为农牧民增收创造了广阔空间。
在粮食产区,粮食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首先抓好粮食生产,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各级政府、各部门积极投入资金,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质量,促进粮食转化,提高附加值;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良种补贴、培训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补贴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牧民实行直接补贴。
2004年,自治区对农牧业和农牧区的资金投入达32亿元,其中仅财政涉农支出就达到12.5亿元。对农牧业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为进一步改善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展特色体现扶优扶强发展特色农牧业,推进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各地市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要求,坚持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优质小麦、优质油菜、无公害青稞、白绒山羊、藏鸡藏猪等一批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生产基地开始建立,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态势开始呈现。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给农牧民稳定增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自治区将统筹安排1.6亿元资金,启动一批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符合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与《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的特色产业建设项目,通过西藏优质青稞、牦牛、绒山羊产业和城郊养殖业、林下资源开发等特色农牧业的开发,广泛吸引农牧民参与进来,从而促进和带动农牧民增加收入。
劳务输出拓宽增收渠道各地各部门坚持把项目建设同农牧民的增产增收结合起来,降低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的门槛,加强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去年自治区下发了《关于积极组织引导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也相应出台了激励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的规定和文件,同时积极开展试点,探索组建农牧民工程劳务分包公司。
为继续引导农牧民由简单的劳务投入向施工技术型转变,各地各部门以培养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及创业精神为重点,大力开展农牧民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农牧民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劳务输出由自发型、零散型、无序型向组织型、规模型、有序型转变,一些地市和部门成立了劳务输出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劳务输出目标,积极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出主意、想办法,使农牧民的现金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去年西藏劳务输出总人数达50万人次,劳务收入达6亿元,平均每人次增加收入1200 元。
信息来源:西藏日报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