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从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农资打假长效机制出发,不断加强农资经营的执法监管,积极探索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实现了新突破。
一是专业协会型。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由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涉农服务部门、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共同参与,成立农业生产资料协会或专业协会,通过协会为会员和农户提供放心农资供应、销售和科技咨询服务以及为农民利益受损索赔等服务。这种模式全市已有11个,占6种主要模式的5.2%;农资经营量3.7 万吨,占6种模式经营总量的6.4%。
二是股份合作型。按照股份合作制原则,由农户、企业牵头或涉农服务部门参与等多种形式,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社,按照股份合作社章程或协议,由合作社直接为农户提供放心农资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这种模式全市已有4个,占6种主要模式的 1.9%;农资经营量15.6万吨,占6种模式经营总量的26.8%。
三是连锁经营型。以大型农资经营企业为依托,实行放心农资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规范化服务。这种模式全市已有120个,占6种主要模式的56.9%;农资经营量24.1万吨,占6种模式经营总量的41.3%。
四是与农技推广结合型。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采取直营、加盟、自由连锁等方式,组建县、乡、村三级放心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网络,向农户提供农资和农业技术的全方位服务。这种模式全市已有 30个,占6种主要模式的14.2%;农资经营量6.5万吨,占6种模式经营总量的11.2%。
五是企业直销型。由农资生产企业通过设立区域代表、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协议等形式,建立农资直销网点,将企业开发的优质专用农资,直接进村入户销售,并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对农资产品的安全使用方法进行授课,进行“套餐”式网络直销服务。这种模式全市已有43个,占6种主要模式的20.4%;农资经营量 8.2 万吨,占6种模式经营总量的14.2%。
六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的原料基地或“农业车间”,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统一组织生产,由企业向基地和农户提供放心农资,对农资来源和产品药物残留等进行严格控制,对生产实行全过程实时监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对基地农户统一进行培训,向农民提供管理技术和肥料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等系列化服务。这种模式全市已有3个,占6种主要模式的1.4%;农资经营量0.05万吨,占6种模式经营总量的0.1%。六种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服务模式的推出,有效地堵截了假劣种子、肥料和农药的销售,大幅度提高了放心农资的市场占有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太初源(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 话:010-57279251 传 真:010-57279215 Email:services@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357256436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4008-799-22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寿路28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