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交响--贵阳市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
开篇的话
在“十一五”建设大幕拉开的第一个春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响彻黔中大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按贵州农村经济分区发展的思路,提出我省农村三种不同地区的发展要求,即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基本解决温饱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小康的地区,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率先突破。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和全社会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省各地干部群众正满怀激情投身新农村建设,谱写着新农村建设的华章,并出现了“四在农家”等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成功探索。
按省委宣传部部署,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建设新农村”专栏,及时报道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以期营造建设新农村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都市的繁华与喧闹。
而在贵阳市决策者心中,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的高楼根脉相连的村村寨寨及180万农民,更是他们深深的牵挂。
数据显示,近几年贵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农”工作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市的牵手下,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3月,记者在开阳、修文、息烽、清镇及花溪、乌当、白云、小河等县市区农村采访,目睹了正在发生着的一系列乡村变革,以及贵阳农民写满由衷喜悦的笑脸。
城市和乡村两种风格迥异的构图,组成了大贵阳独具特色的和谐风景。
“大农村”定位折射强市必先强农理念
3月上旬一天,记者来到修文县谷堡乡水口村下坝村民组78岁老农陈顺强家。
还有10多天,陈老汉的幺儿就要结婚了。一家人正在新盖不久、贴有白色瓷砖的砖房里忙活着。
当地干部拿出一张登有2000年12月28日陈老汉在这个小院与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合影的县报。虽同一地点,背景却天壤之别:照片上是陈家7口居住的仅20多平方米的低矮破败茅草房。
王晓东在这个村的农户家住了3天。这3天,他非常不安地看到这样的现实:解放50多年了,在省城的周边竟然还有一些农民住在茅草房里!
3个月后,贵阳市彻底摸清了全市居住茅草房的贫困户共有37562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定要在3至5年内由政府帮助农民改茅房为砖房的决定。到去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对15万住茅屋的特困群众的庄严承诺提前实现。
记者后来找到陈老汉的照片上县报同一天的其他媒体,看到了一幅贵阳城市新貌的图片。这两张图片不经意的对比,无意中吻合了贵阳决策者在广泛调研后,对贵阳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得出的一个形象结论:相对于城市经济,贵阳农村经济明显“短腿”,试想,一腿长一腿短的人行走都困难,何谈快跑!
对于在贵阳市户籍人口中占53%的农业人口而言,没有他们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对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80%以上、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市GDP1/3多的农村而言,没有农村经济的跨越就没有全市经济的跨越。
于是,在贵阳市委的文件中,有了如此客观的定位:实行市带县体制后,贵阳的发展格局是“大城市、大农村”。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现代化,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大城市”和“大农村”的互动和交响,成为贵阳市干部的共识。
几名接受记者采访的贵阳干部说,大农村之“大”,一是数字概念,是说我们农业人口的比重大,农村面积大;另一层则是认识上的转变,尽管贵阳农村经济在全市总量中并不算太大,但“三农”问题不解决,贵阳就无法实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表率、走前列。
在城市发展不可削弱、农村发展更需要加大投入的情况下,有限的财政资金严重不足怎么办?面对这一难题,贵阳市找到了妙解:城市投入主要依靠经营城市,通过市场手段广纳社会资本,尽可能腾出资金支持农村发展,并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各界投资“三农”,参与农村建设。
采访期间,常听贵阳的干部讲到“三个同等重要”:农业和工业同等重要,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同等重要,农民问题和居民问题同等重要。
就任市委书记以来,把每年必在农家住2次以上搞调研作为自己一条铁定要求的王晓东说,省会城市的干部,往往容易不自觉地弱化“三农”意识,淡化对农民的感情;心中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成了一句空话。现在,强市必先强农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市干部的普遍共识。
念好“10字经”让党和政府温暖及城市关怀惠及每个农户
几年前,一组调查数字深深刺痛了贵阳市委一班人的心:
就在以贵阳城为圆心的百来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农村,竟还有30多万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和饮用不洁水;15万人住茅草房;大多数村不通公路;90%的农户听不到广播、看不上电视;21万人尚在温饱线以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势必严重制约农村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增收。
作为以城带乡最直接的切入点,贵阳市于2001年明确了围绕“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10字方针,要求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要向农村延伸。
改造茅草房,为贫困户修建新居,成为当年举全市之力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参与。当2004年“改茅”工程提前结束时,整个资金投入达4.5亿元,而由于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和引入新的机制,市级财政的投入不到5000万元。贵阳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用行动实践了“以城带乡、以工哺农”。
“改茅”的同时,“10字方针”的其他工程及结构调整也随之进入这些贫困农户。
“念好十字经,不是轻松的事,没有全社会的财力投入、感情投入、精力投入,绝对办不好。”来自贵阳市农口不同部门的郑勇、潘剑、罗恩华等发出同样的感慨。
除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落实相应的支农项目外,一种叫“双千工程”的干部驻村工作方式有效地对全市农村工作进行了提速。2004年至今,每年1000多名市、县干部驻进全市所有1171个行政村。城市里各行各业的干部驻进村村寨寨,使贵阳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到来自城市的帮助。
开阳是贵阳最大的农业县,在距贵阳市中心130多公里的宅吉乡和高寨苗族布依族乡,都有村民激动地掐指给记者算“党和政府帮我们做的事”:沼气工程、人畜饮水工程、进村公路硬化工程、茅草房改造工程、村村通电视电话工程、良种良法技术传授和农民培训、生态经济示范村建设……村民们说,这几年的变化超过过去几十年。
“这几年各级干部带着各自的任务频繁深入边远村寨,让我们觉得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好像一下就缩短了。”多年一直在乡镇工作的张朝洲道出心里话。
在花溪区芦获村,一块记载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的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投资33万元,解决了238户933人的饮水困难。
记者一算,政府为帮助这个村寨的村民解决“人在山上住、水在山下流、人畜为水愁,吃水贵如油”困难,让清洁的自来水进到每户村民的家,户均投入近1400元。
区水利局干部张吉林看出记者的疑问:“从2003年到2004年两年间,花溪全部解决了11万多农民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且家家自来水入户,政府共投入2600万元,人均远远超过有关规定的200元。像这样的边角村寨,为一户农家就投入上千元,是不是觉得太高了?但解决农民困难,发展了他们的经济,这才是我们算的大账。”
有媒体评论,捆绑城市各方力量,攻克最后的茅草房和最后的饮水难村寨,足见贵阳市重农的决心和亲农的情感。
5年间,贵阳市在“解困工程”、“渴望工程”、“万户小水池”等工程的投入达5亿多元。今年,投入力度将更大。
在一位年轻的“双千”队员的笔记本里,记者看到了他写下的一句话;察民所思,问民所想,虑民所急。
记者在息烽县青山乡采访时,正遇三月的倒春寒,漫天雪花飘飞,气候湿冷。遇见村民陈大全家动工修建沼气池。他作为贵阳市2000年提出农村“四改一气”工程的首批受惠农户,几年来,在政府投入资金和给予技术的帮助下,尝到甜头的他已开始了他家第3口沼气池的修建。
“我喂了8头猪,全家的煮饭、洗澡都用沼气。”陈大全给记者算了账:一口池一年可少支出1500元的煤钱,或者减少3亩薪炭林砍伐。
贵阳市下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工程以及相配套的改圈、改厕、改灶、进户路改造工程,被有关专家称为“对贫困山区农民千百年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生产方式都具有变革性意义。”
到去年底,贵阳市帮助农民建沼气池近10万套,共投入资金2.3亿元。
贵阳市以新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目前已使2353个自然村通了广播,4634个自然村通了电视。按一位市领导蹲村住户看电视后的感受,乡村“数字电视”清晰度比自己家里的有线电视还好。
清镇市百花湖乡三屯村76岁村民王世俊告诉记者,他家单家独户,政府也帮他安装了高清晰的数字电视,这几年政府帮农民办的实事一件接一件。“过去的很多难事,现在都不难了”。
这位农村老人的真实感受,变成贵阳市的严谨统计,则是这样一些数字———
到去年底,全市1171个行政村完成了有线电视联网或共用卫星天线的“模改数”,2353个自然村通了广播,
[责任编辑: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