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8000亿地下信贷逼出农村民间金融“试水
http://news.nac88.com/  2009-3-22   来源:新华社  点击:26    我要评论(0)

城市开发一掷“亿”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在广大农村,几百元购买种子和化肥的钱却让不少农户一年都喘不过气来。

  春季,孩子要开学的时候,贵州省绥阳县桑木村村民谭长安照例到村子里的“储金会”去借钱周转。在这个西南的小山村,农民急需用钱时都会去储金会。国有商业银行一般不会给这些收入低下的农民提供贷款。

  储金会是村民们自发建立的一种金融互助组织,他们平时把钱存在一起,有事时借出使用。

  “金融改革”的现实指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但是,农民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农村企业和其他基层组织要谋求发展,却经常因“借钱难”而缺乏资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我理解这里的一个意思,就是要把能用的资金都利用起来。政府应该出台政策规范管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副院长邢克智说。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两会上也说,将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非正规渠道风险重重

  长期以来,农民因为经济实力薄弱、缺乏信用保证而不受正规金融机构青睐。农村金融“贫血”状况使地下标会、台会、储金会、私人钱庄等地下金融机构层出不穷。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曾对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状况进行抽样调查,测算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地下信贷规模已达8000亿元之巨,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的比重为28.07%。目前,全国农户中只有不到50%的借贷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从非正规金融途径获得的借贷占农户借贷规模的比重超过55%。

  地下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了接近资金的便利渠道,但是,这种渠道不合法,缺乏规范,风险很大。在标会、台会倒闭后,一些农民血本无归,有的走上了自杀之路。

  政府“试水”农村民间金融

  刚刚出台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了改革的信号:“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

  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试水”农村民间金融。2005年12月27日,两家面向农村的民间合法金融机构——“日升隆”和“晋源泰”小额信贷公司率先在山西挂牌营业。

  与此同时,贵州、四川、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也准备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

  但农村金融改革仍面临多重挑战。民间商业性小额信贷管理与当前的贷款通则、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都有一定冲突,对于它的发展,在央行和银监部门没有确定相关制度前,仍有不少悬而未决的疑问。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地委书记杨玉学表示,在农村,应该有一种新型金融组织,能够按照贫困人口发展经济的需求,提供相对较高利率但更加便利的小额贷款,整个操作完全按照商业化方式进行,使低收入人口也可以享受各种金融服务。

  “如果这种小额贷款组织能够得以大面积推广,对中国金融市场而言,将意味着一场不亚于国有银行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变革。”他说。

[责任编辑:新华社]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