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广西合寨村农民冲破了当时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僵化体制,率先实行村民自治,揭开了中国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历史序幕。20多年过去了,村民委员会这个农村最基层的组织经历了哪些变革呢?
26年前,大樟树见证了村民自治的历史(那天有85人参加选举,那时我得了全票)20多年的历程,村委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已逐渐形成机制(事实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种管理民主的体现)敬请关注《新华纵横》——《村民自治:行使农民自己的权利》。
主持人:26年前,广西合寨村农民冲破了当时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僵化体制,率先实行村民自治,揭开了中国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历史序幕。20多年过去了,村民委员会这个农村最基层的组织经历了哪些变革呢?
解说:合寨村位于广西宜州柳江县、金城县、宜山县三县交界处的大石山区,全村有12个自然屯,人口4000余人,其中95%以上是壮族。 1980年2月5日,在村中这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合寨村第一个村民自治委员会诞生了,今年58岁的壮族村民韦焕能就是当时由群众投票选举出来的第一任村委会主任。
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 第一任村委会主任韦焕能: 我们这里那时候赌博比较多了,偷盗行为比较多,比较乱,乱砍乱伐的,那时候偷牛偷马的,拐带妇女的那时都比较多,我们的群众,我们(合寨村)果作屯的群众那时有500多人,525人,群众那时也讲了,我那时又是队长,生产队队长,又是党小组长。
解说 :当时的合寨村已经开始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分田到户,原先生产队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逐渐减弱,村队干部对村里日益严重的赌博、偷盗、乱砍滥伐集体山林等现象束手无策。在群众的呼吁下,韦焕能提出了民主选举的建议,得到了其他村干部支持。当天,在村里的大樟树下,韦焕能所在的果作自然屯全屯6个生产队的85户村民代表在一张两手指宽的纸条上,以无记名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产生了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
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 第一任村委会主任韦焕能: 一家有一个代表来参加,那天有85人(参加选举),那时我得了全票。根据群众意见让我当主任,下面有两个副主任,两个委员。村里已经有机构了,要成立村规民约。因为我们这里有林场、公山,如果不订公约就乱了,乱搞,这样子的话,(公约)有奖有罚,这样子我们订村规民约。群众思想提高了很多,自己管自己了,自己监督自己。
解说:一种新的农村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就这样在广西这个十分偏僻的壮族小山村里诞生了。26年来,合寨村村委会已经过7次换届选举,村规民约也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多次修改。当时的合寨村村民没有想到,村民委员会的建立给今后的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982年12月通过的中国新宪法,正式认可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合法地位。如今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范围已由普遍建立制度向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提高实效转变。
在江苏泰州的兴化市,每月10日是全市614个行政村雷打不动、坚持了3年多的“基层民主议事活动日”。每月的这一天,村民们带上自家的小板凳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就村里的事务热热闹闹地聊上甚至是“吵”上个把小时,因此活动日也被形象地称作“板凳会议”。2006年2月10日,记者旁听了兴化市昭阳镇严家村关于如何实施“三清”工程的“板凳会议”。
江苏泰州兴化市严家村党支部副书记 葛征宗: 参会代表要达到全体村民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我们严家村的村民代表总数为56人,现到会39人,已超过三分之二,可以进行民主议事。
解说:“三清”工程即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是今年市里准备为农民办的一件大事。兴化河流纵横,年年滋生的水花生不仅阻塞河道、污染水源,还严重影响着当地农业的发展,令村民们头疼不已。这次治理究竟采取什么方式?费用由谁出?39名议事代表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江苏泰州兴化市严家村 村民: 一定要有奖惩制度,大河里由集体想办法,那个包不起来,小沟小河一定要包到人头,田属于你的,你就要保证无花生,无杂物,这是我个人观点。
江苏泰州兴化市严家村村民:发现有水花生就扣钱,这个才有用呢。养鱼?养鱼有什么用啊,由村里发工资。
解说:代表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一个多小时后,最终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达成了一致:在承包的问题上,不同类型河道可以采取不同形式,但都要保证河道杜绝水花生,这笔费用由政府支出。
江苏泰州兴化市严家村党支部副书记 葛征宗:大家再表决一次,对于这个议案同意的请举手,好,全部通过,这一议案通过。
江苏省兴化市严家村村委会主任 蔡志庭: 尤其是改变了以前当家的是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己说了算这么个老观念,改变了工作作风。特别是群众议事以后,群众和干部关系得到了融洽,事实上做到了当家作主,群众作主,给群众,特别是群众代表有了监督权、议事权,各种权利。
江苏省泰州市市委书记 朱龙生:看起来这个“板凳会议”是个很简单的形式,事实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种管理民主的体现。包括我们其他各种各样的形式,我认为这个地方它开辟了老百姓一个诉求的渠道。你不是要管理民主吗,就是要让老百姓有话说,有各种的渠道。过去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现在管理民主了不单是要看干部,老百姓也有一个自己看自己的问题。
解说:有了民主的选举,有了公开的决策,如何将每一项决策贯彻执行下去是农村民主管理面临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河南省邓州市在农村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4+2”工作法,既严格了村务决策、公开的程序,又便于执行和操作。
河南省邓州市高集乡袁庄村 党委书记 郑成立:邓州市委为了规范农村民主管理化,实行了 “4+2”工作法。啥叫“4+2”,支部提议,村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出要干的事(以后),第一发出公告,第二完成以后发出公示。
解说:“4+2”工作法中的“2”就是在民主决议后,要对群众意见和最后的实施结果分别做出公示,以便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如今,“4+2”工作法已成为邓州市农村村组议事办事的“铁章程”。邓州市高集乡有 21个行政村,去年在全乡推行的村村通工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项工作,都采取了这种办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邓州市高集乡党委书记 李景龙: 现在村里每决定一个大事,都要召开4道会,搞好两个公示,形象地比喻成6把钥匙,哪一把钥匙打不开,这项事情就不能够落实和推行。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主持人:村民委员会的建立,村民自治的实行,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据民政部门统计,至2004年年底,全国农村已成立了62.5万个村民委员会,60%
[责任编辑:新华社]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