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部署新十年1000亿斤粮食规划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下称《新规划》)于去年公布后,近日国家发改委安排部署了启动实施工作。《华夏时报》记者日前获悉,《新规划》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超过2000亿元,涉及24个省800个产粮大县。
就在粮食连续6年大丰收后的2010年,中国社科院却发出粮食减产的预警。4月20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10600亿斤,这一数据比2009年的10616亿斤略有减少。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09年全国粮食亩产649.6斤,比上年下降1.6%,这也是粮食单产6年来首次下降。
最近几年中国粮食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正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中国提出了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脱胎于此前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纲要称按照保持粮食自给率95%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
对粮食安全所潜藏的隐患,决策层未雨绸缪,《新规划》也因此应运而生,而《华夏时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目前各地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新规划》一期编制工作。一场瓜分至少2000亿元中央投资的暗战,已经悄然在各地打响。
《新规划》部署启动
“编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5月6日,徐娟在电话中随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徐娟是云南省发改委农经处的工作人员,最近几个月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忙于《新规划》云南版的编制工作。
“分配给云南的数额为11亿斤,其中一期增产粮食3亿斤。”徐娟告诉本报记者,“2010年,《新规划》在云南总投资5810万元,国家安排5000万元,省里配套681万元,其余由市县配套。”
当日,同样参与《新规划》云南版编制工作的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副调研员陈跃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在云南,《新规划》至少分3期实施,目前“一期中央投资5000万元,已下发至17个产粮县”。
本报记者从有关渠道也获悉,云南省发改委农经处、省农业厅计财处和省农业厅种植业处早于4月13日便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该通知称,“由于时间紧,要求高,请项目县于4月23日前由州(市)发改委和农业部门联文,将实施方案上报省发改委和省农业厅,逾期不报,视为放弃;24、25日接受专家审查。”
“除云南省外,其他省市的《新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表示。
本报记者采访获知,《新规划》中其他部分省市的增产数额如下:到2020年,甘肃省新增4亿斤,山西新增20亿斤,湖南新增46亿斤,陕西新增21亿斤,江西新增32亿斤。此外,河南新增的量最多,为155亿斤,由89个县分享,其中水稻6亿斤,小麦(2287,-10.00,-0.44%)61亿斤,玉米(1927,-1.00,-0.05%)88亿斤。
本报记者还从山东临沂市获悉,该市总体增产4.2998亿斤,且一期规划已经面市:新增粮食1.961亿斤,其中小麦0.9637亿斤,玉米0.9973亿斤。
除上述省份已明确《新规划》的实施外,其他省份还处于审批中。“我们上报了17个县。”徐娟说,但还需要获批。据悉,《新规划》涉及24个省800个产粮大县,为部署《新规划》的实施,发改委牵头多部委调研组,曾先后到吉林、河南、黑龙江、安徽等省进行过考察。
2000亿巨资诱惑
关于《新规划》的总投资额,本报记者在采访中获得了两种说法。
一是河南发布的数据称,《新规划》总投资3645亿元(不含仓储物流与粮食加工能力建设68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202亿元,占总投资的60.4%,地方投资1443亿元,占总投资的39.6%。“去年6月29日,该数据被发布在河南省某市发改委网站。”一位消息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另一个总投资数据为3580亿元。记者查阅获悉,该数据出自于甘肃某日报的报道。该报道称,《新规划》总投资3580亿元,通过采取水利工程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机械化和农技服务等综合措施,新增粮食1000亿斤。
“如果没错的话,后一数据应为《新规划》出台后的数据,前一数据应为《新规划》的送审稿。”上述消息人士说。
“尽管总投资数据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规划》的总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陈树韦向记者表示,如此巨大的投资对地方而言,十分诱人。而接近发改委的专家也曾预测,《新规划》的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换言之,“平均每投入3元将产出1斤粮食。”
5月6日上午,《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询问官方数据,发改委农经司农业处某官员给出的回答是,“这是国家保密数据,不便告知。”不过当本报记者向该官员提供上述前后不一致的两个总投资数据时,该官员辩解道,“那是地方泄密”。
受此巨额投资的诱惑,各地纷纷炮制出“宏大”的增产规划。因为分配到各省的中央资金将与粮食增产目标挂钩,各省申报的目标越大,获得的投资数额就越多。据悉,此前各地公布的增产规划,包括吉林到2012年增产100亿斤,黑龙江到2015年增产233亿斤,河南到2020年增产300亿斤,四川到2012年增产100亿斤,江西到2020年增产270亿斤,安徽到2020年增产220亿斤,内蒙古到2015年增产100亿斤等等。
“这7个省合计超过1300亿斤,全国30个省市算在一起,一定是个海量的数据。”前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曾在某论坛透露,各省报到发改委的海量增产数据,远远超过2000亿斤。“不排除个别地方,有圈钱的嫌疑。”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陈正行认为,四川增产规划曾遭驳回,就很能说明问题。
800个县瓜分投资
“甘肃省《新规划》总投资为35亿元,权重为水利骨干工程25亿元,中低产田补助5亿元,体系建设、农机直补、良种补贴、植保、土肥等占5亿元。”甘肃省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7个县每个县投资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5%、地方配套15%。
同样隶属甘肃的张掖市,有4县区进入规划试点,总投资20亿元,增产粮食约2.29亿斤。
而山东临沂市的总投资为4.4170亿元,项目主要建设高产稳产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和复垦,比重分别为42.6%、55%和2.4%。
如果说甘肃、山东的《新规划》投资较为“明朗”的话,那么陕西的投资则显得模棱两可。据悉,陕西版《新规划》称,总投资113亿元,其中中央91亿元,地方配套22亿元,首期5000万元已下发至16个产粮大县。
这样的《新规划》共涉及全国24个省的800个产粮县,期限为2009-2020年。“不仅仅是种粮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陈树韦认为,每个省都在为此奋斗,每个县也在为此努力。
在如此巨大的投资之下,各地掀起了一轮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比如,山西省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逐村、逐工程为农村水利工程建卡立档;四川省则提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等战略性规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社会和信贷投入为补充。
尽管如此,陈正行还是认为,但到2020年全国要增加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就目前的投资规模而言,显然差距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些资金的20%能够真正落入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就不错了。”他指出,巨额的粮食增产计划一旦获批,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支持,对地方政府而言,显然是最肥的一块肉。
[责任编辑:华夏日报]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