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忠山报道 一年两茬,果菜兼种,能在半年里保证市场供应,沈阳市苏家屯区的葡萄产业不仅富了农民,还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这个性引来了国内农业专家的关注。7月10日至12日在沈阳召开的“北方设施葡萄优质栽培技术交流与观摩会”期间,葡萄专家对苏家屯的葡萄生产模式赞不绝口。
那么,苏家屯的葡萄究竟好在哪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葡萄首席专家段长青认为,由政府集约经营,主导产业科学发展,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这让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上了时代的点。而冷棚温室模式则更有实用性,农民普遍能够接受,比较国内其他地区的高投资建设,苏家屯模式的性价比更高。
不过外界质疑,老话讲“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真吃到了葡萄就一定甜吗?段长青认为,让农民增收致富是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苏家屯设施葡萄产业采用的“果菜兼作、果农兼作、一年两茬”的新模式,值得借鉴。大棚里的葡萄不仅可以根据季节选择不同品种,而且在年初葡萄生长初期,棚内的剩余空间还可以种植蔬菜、玉米等其他作物,这样,葡萄成熟了,还能额外收获其他作物,每亩地能多收入千余元。
就葡萄的培育来看,苏家屯区采取的“控产、提质、增效”原则同样具有独创性。专家表示,过去的观念是追求产量,认为量够了就会致富,如今则要考虑如何做精。据苏家屯区农林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的葡萄种植重在种类多、量适度、拉长产业链。从6月就能上市的京亚葡萄,到7月上市的林盛藤稔葡萄,再到12月上市的晚红延迟葡萄,足可以满足半年间的市场供应。而每一品种的种植量并不大,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过剩,还可以保证产品的价位。按照目前的收益来看,葡萄种植平均每亩可赚1.5万元。
现如今,苏家屯区的设施葡萄面积达3.9万亩,占全区设施农业的四成,年产值两亿多元,并且以每年3000亩的速度递增。段长青表示,苏家屯的葡萄产业模式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经验,下一步,如果这一产业能够不断紧跟市场,注重新品种引进,同时逐步完善标准产业园的规模建设,将逐步展露产业的基地效应。
[责任编辑:瓦房店市场信息网]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