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本涌入,会否稀释农产品的国家定价权?
国际大鳄布局,目标是否抢夺中国粮食话语权?
广西桂林灌阳县文市镇是一个石灰岩地区,这里的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在文市镇镇街上,做粮食生意多年的经纪人老张眉头紧锁:“今年以来,稻谷收购价从去年每担95元升到最高时的12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过去连做梦都梦不到。”
与老张心情不一样的是农民,到镇街赶集的老李高兴地对记者说,粮价从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上升,当时镇上粮食经纪人开车到村里收粮,他的一担去年的陈谷竟然也卖到了120元,而以往稻谷价格基本上维持在每斤0.9到0.95元:“我还以为老板算错了钱。早知如此,我就包多几亩地了!”
洪涝减产
到7月12日,南方8省区超过113万公顷粮田的收成已被洪水冲走
在南方水稻价格走高之前,北方的小麦、玉米价格就已强势攀升。目前河南、安徽的小麦收购价普遍在1.88元/公斤左右,山东、河北等地为2.04元/公斤,其中优质小麦的价格已达2.12元/公斤。“虽然同期涨幅约为10%,但和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目前小麦的涨幅仍然是最小的。”粮食部门一位权威人士认为,未来小麦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主产区玉米的收购价格同比增长21.9%。经常到河北收购玉米的广东商人王先生的慨叹也证实了这一点:“最近玉米一天一个价,每斤涨到了0.96元还是收不上来。这么多年来,很少见过玉米价格这么高的。”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严控商品之一的粮食,无论产量还是价格一直都相对稳定,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波动,为何却在今年突然出现异动?不少人认为,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是异常的天气以及不断的洪涝灾害。
江西婺源是中国粮仓之一,前来联系收粮业务的景德镇粮食局的邓利生,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到周边县区农村联系国家粮库的收购工作。邓利生表示,往年到田间地头收购,每斤稻谷收购价在0.9元左右,但今年的夏粮尽管还没有开始收割,市场价格每斤已经上升了0.05元,如果通过各乡村做粮食生意的经纪人收粮再运到县、区,每斤价格还会额外再升0.03至0.05元。
邓利生说,他已经收了十多年的粮食,1998年以后,粮食价格基本没有什么起伏,今年出现的粮价波动是近12年来仅有的。他认为,这与近两个月来江西出现的水灾不无关系。6月中旬以来,江西省遭遇特大暴雨和洪灾,致使全省粮食生产损失严重。
国家农业部的专家也认为,今年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导致了粮食生产和供给呈下行态势。到7月12日,江西、湖北、湖南等南方8省区农作物遭受强降雨和洪水袭击,已经“冲走”了超过113万公顷粮田的收成。
而农业部的公开信息也显示,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两成以上正来自于这些受灾地区。截至目前,湖北省农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人民币90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800多万亩,成灾约900万亩,绝收约190万亩。而江西省早、中稻成灾面积达622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3%;绝收面积达132.32万亩,占总面积的4.9%。安徽是早稻的另一重要产区,早稻和一季稻等成灾面积达216万亩,绝收33万亩。
“天灾不仅直接导致粮食失收,还间接影响粮食种植成本。”一位农业专家说,受天气、土地等因素影响,今年华北地区每亩小麦种植成本为550-600元,比上年增加了一成左右。
游资抢食
社会资金盯上财政补贴这块大肥肉,大家都争当中储粮的“帮手”
对于天灾导致粮价飙升之说,也有不少人持异议。他们认为,洪涝灾害确实导致粮食减产,但还不至于让粮食价格升得这么高。
一位广东粮食专家说,虽然天灾不断,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仍有2462亿斤,仅比去年减产8亿斤,减产幅度只有0.3%,远远低于减产临界点的1%-2%,是历史上的第三个好收成。况且,夏粮在我国粮食总产量所占比重约为21%-23%,远不及秋粮所占比重。
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粮食涨价,游资脱不了干系。中国粮食进口量很大,而且短期内难以迅速增产,自然就提供了粮价炒作的空间。再加上低迷的股市和受打压的房地产将大批资金挤出传统投机市场,粮食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工具。
今年,国家继续对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也就是业界所说的“托市”,并提高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其中,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至1.8元/公斤、1.72元/公斤、1.72元/公斤。获得最低价收购小麦资格的中央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每收购1公斤小麦,可获得5分钱的收购费用以及每公斤7分钱的年保管费用补贴,这意味着国有粮食企业每收购1吨小麦最多可获得120元的财政补贴。
“托市,使社会资金都盯上了财政补贴这块大肥肉,大家都在争当中储粮的‘帮手’。”河南一位陈姓粮食中介说,每收一斤小麦,总共能挣6分钱。一般建一个简易一点的5万吨粮库只要200多万元,只要能收满粮食,不仅可以一年回本,还能盈利100多万元,“这么好的差事,谁不争着干!”这位陈姓粮食中介告诉记者,在河南某县,游资拼命建粮仓,粮库数量爆发式增长,一年增加了3亿斤仓容,总仓容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粮食总产量。一些私人粮库急于收回成本,甚至加价收购,每斤小麦除了贴进去2.5分钱的收购费外,有的还会把保管费也贴进去一部分。
粮价平台被不断抬升,6月底,多个主产区的小麦收购价首次冲破1元/斤,远高于国家制定的最低收购价,并一度出现“抢购潮”。陈先生说,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分别在6月中旬与7月初口头和书面下达了停止收购的通知,但有的收储点还在偷偷收,从收购价格看,每斤比国家托市收购价格高0.08元左右,比去年提高0.11元左右,“按他们的收购价,已经基本上不挣钱了”。
因为强烈的涨价预期,农民的惜售心理也越发严重。陈先生透露,其实自小麦收割开始,市场价就已高于国家收购价,但因为惜售的缘故,一直有价无市,这在往年从没出现过。
外企布局
他们的资金量大,而且似乎不计较效益,只注重开拓和占领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粮价飙升,游资最多就是个“帮凶”而已,真正的搅局者是国资和外资。
7月中旬,一份由国家粮食局撰写的有关粮价上涨原因的调研报告上报至国务院。该报告对推高小麦价格的多种因素作了全面分析,其中明确指出,国家粮食收购的“头号主角”———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7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新闻发言人陈萌山也公开承认,小麦涨价“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国家提高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以及今年增加了收购主体”。
据了解,今年的夏粮收购并非只有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两家央企中粮集团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所属企业也正式加入,小麦收购主体的增加,使小麦抢购战更趋激烈。
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外资企业直接加入到今年的“抢粮潮”之列。世界粮油巨头、国际四大粮商之一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独资的“益海嘉里”粮油项目正式试水中原粮仓,“三夏”期间,益海嘉里首次在山东、石家庄等地介入粮食收购环节,而且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一般每斤高出5厘钱左右。
记者从河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了解到,益海嘉里往年主要靠竞拍国有粮库收储的小麦来满足其面粉生产需求,而今年却直接委托主产区的一些私营粮食收购企业、粮食系统改制剥离的粮库等收购主体,代收代储小麦。益海嘉里集团给这些私营粮食收购企业提供收购价格与收购资金,完成任务后发放佣金。
一位为益海嘉里收粮的中介告诉记者,他们收粮的方法就是每天给关系户打电话,只要有粮,就想方设法拿下来。“光是电话谈好还没用,还得骑着摩托车去把他接回来,要不然别人在半路上可能就把他们给截走了。”这位中介说,现在找粮就是要先下手为强。
“对于收购价,益海相对宽松。”他透露,他的小麦收购价基本上每斤1.05元。尽管这个价格已经很有诱惑力了,但他每天能收到的小麦也只有10吨左右,最多不超过60吨,“往年麦收季节,每天在粮食市场上收到的粮食堆得都像小山一样。”
益海嘉里集团所委托的收购库点,开出的价格一般比市场价要高,左右市场的影响力极大。在河北某地曾经传出过这样一个说法:“我们的粮储企业要制定粮食收购价格,还需要与跨国粮商益海嘉里协商。”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今年益海嘉里仅在山东济宁就投放了6亿元收购资金。按这个资金量和当前价格计算,他们能收到30万吨粮食。他们的资金量大,而且似乎不计较效益,只注重开拓和占领市场。
消息人士透露,国际四大粮商中的法国路易达孚,今年也开始介入中国小麦收购市场。其北京贸易公司负责人被问起今年在中国收购小麦的状况时,他说,在亚洲,中国粮食生产具有无穷的潜力,他们期待着路易达孚能够持续成长。(记者 马勇 彭纪宁 曾颂)
忧虑VS淡定
让老外扼住脖子很危险
外资进入中国粮食购销领域,让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极为担心。他认为,外资粮商已经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然后他们再建立或收购面粉厂、大米加工厂,用植物油的销售渠道进入粮食消费市场,这会给中国粮食流通带来极大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益海嘉里已经具备日处理小麦5000万到6000万吨的面粉加工能力,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中粮、成为国内仅次于五得利的第二大面粉加工企业。
还是益海嘉里,在今年4月就已宣布,未来3-5年其旗下“稻米油”的年产量要达到10万吨。记者推算,仅此项目益海嘉里年处理水稻就会超过800万吨即160亿斤,约占今年我国夏粮总收成的6.5%。
广东一位农业专家披露,目前益海嘉里在全国各地建有60多家粮油加工厂,手中握有中国大陆50%的食用油市场份额,拥有“金龙鱼”、“胡姬花”等多个知名品牌,还参股“鲁花”、“福临门”等,迫使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集体“缴械”,这曾引发各界对食用油产业安全的担忧。如今,益海嘉里等外资企业直接介入粮食收购环节、不断蚕食粮食加工行业,应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警惕。广发证劵农业领域研究专家熊峰也认为,外资企业等多主体进入粮食购销领域后,有可能使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掌握粮食库存和购销状况,导致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当前的通胀预期下,部分企业和商人会囤积粮食,然后释放出各种信号,像炒作绿豆一样趁机炒高粮价,这会对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熊峰还告诉记者,前几年中国还曾出现过一个怪现象———国际粮价上涨时中国用巨资进口粮食,国际粮价大跌时大量出口粮食。今年的粮价波动,希望不要重蹈当年的覆辙。他认为,中国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控和限制措施,密切关注跨国粮商的粮食流向。
外资涌入是正常现象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几年有很多资金进入中国农业领域,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农产品的市场定价能力,从今年的夏粮收购可以看出:在国企、外企的抢购下,以最低收购价购粮的粮食储备部门面临收粮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大家都觉得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还有大量上升空间,资金涌入是正常现象。”
“国家一直在执行低粮价政策,农民收入提高慢,种粮积极性不高,90%的农民都种菜去了。现在什么都在涨价,就粮食涨得少,今后上涨的空间还比较大。”郑风田认为,从成本角度来看,今年夏粮的价格其实不算高,这样的价格能使农民获益,有利于提高其种粮积极性。
郑风田并不认为粮食会像大蒜、绿豆一样疯涨:“小宗农产品国家过去不管,但现在有人炒作才要打击。大蒜、绿豆盘子小,而且产地集中,几十亿元就能囤积很大比例;但是大宗农产品比如小麦、水稻、玉米,产地分散,盘子大,几千亿也不能影响市场。更重要的是国家对大宗农产品有托市手段,通过粮库掌握大部分的农产品,目前来看定价权还是在国家手中。”
对于外资进入农业,郑风田认为只要监控得当,其实是值得鼓励的:“我们要看到国外的资金主要在做产业链整合,这些公司本身是搞农业的,他们进入中国有带头作用。外资是真正进入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很高,没必要打死。现在我们对外资有各种误解,国家政策经常走两头极端。”
在郑风田看来,中国农产品的外资投入“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我们是农业大国,但只是生产大国,食品加工比较落后,出口也很少。国外的专业公司进来,可以借助外资的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把中国农产品卖到国外去,这是好事。”
当然,政府对外资的监控也十分重要。郑风田的观点是,在粮食方面,国家要对主粮牢牢掌握,有足够的储备粮就行,对小宗农产品只需打击游资炒作;对于外资,可以欢迎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前提是不能控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不能任由他们“掐尖”收购国内的龙头农业企业。
政府反应
发改委要求
严厉查处抬级抬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7月下旬下发《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为稳定市场预期,当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较多时,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可暂缓轮入,并按管理权限报批后适当延长轮换空库期。
《通知》要求,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及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性粮油收储资格的审查和复查,对收购进度和市场价格要跟踪监测分析,发现异常情况要逐笔进行核查。同时要按照《价格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收购政策等有关规定,严厉查处压级压价、抬级抬价、虚报进度、“转圈粮”、套取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
12部门要求
健全完善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12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发挥骨干企业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政府对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的通知》。
《通知》强调,适当引入一定数量骨干企业作为现行宏观调控体系的补充,可以防止企业的趋利行为与政府调控目标产生矛盾,有利于完善和加强现有调控体系,更好地稳定和管理好市场预期。根据《通知》,除了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粮食(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等)、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猪肉五大类商品外,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生产、消费的特点和习惯,将对本地区居民生活和物价总水平影响较大的其他大宗农产品纳入市场调控的品种范围。
[责任编辑:羊城晚报]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