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析预测 > 正文

   

天气因素成为大豆市场价格走势的关键
http://news.nac88.com/  2008-8-10 13:28:00    点击:2810    我要评论(0)

  2005年7月大豆现货稳定 期货市场中幅震荡 

    7月份,我国国产大豆现货价格始终稳定在2620-2700元/吨之间。国内油厂进口大豆分销价也处于2950-3000元/吨之间。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走势一个月以来表现出非常稳定的态势,而“没有特点”也正是该月我国大豆市场价格运行的最突出特点。
 
    我国大豆现货市场走势成因: 

    国产大豆最为集中的东北市场上,因国产大豆剩余数量不多,所以当地油厂入市采购量非常少。而且因近一段时间当地压榨厂家效益不好,多数企业放假停产,使大豆现货交易更加低迷,市场多呈有价无市状态。 另外,因近几个月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始终居高不下,而国内大豆制品的需求却始终未见放大,大豆压榨厂的开工率也极低,从而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大豆现货市场价格构成一定的压力。但受进口大豆成本所限,我国沿海地区的进口大豆报价多保持稳定。
 
    大连大豆期货主力合约7月初自60日均线附近开始弹升,震荡走高的行情一直持续到7月18日,当日期价收于3079元/吨。从7月20日开始,连豆期价大幅跳空下滑,至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期价已回落至2917元,跌幅为5.26%。 

    我国大豆期货市场走势成因: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合约本月内先涨后跌,成为引领国内外大豆期市走势的主因。 

    本主力11月合约开于671.4美分/蒲式耳的月内近低点,最高达751美分/蒲式耳,最低666美分/蒲式耳,本月28日该合约收于698.2美分/蒲式耳。可见,CBOT大豆期市价格先扬后抑的走势成为“左右”国内大连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关键。 

    天气变化是影响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的主要原因。 

    7月上半月美国大豆主产区处于炎热干燥的状态,这对当地大豆生长极为不利,因而引发了基金大举增加手中的多单。据报道,美国头号大豆生产州伊利诺伊州所遭受的旱情最为严重。 另外,热带风暴辛迪和丹尼斯的到来,也增加了大豆锈病向美国东南部传播的机会。因而促使了上半月美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上涨。 

    但同时,由于热带风暴的到来,又增加了降雨的概率,这缓解了美国大豆主产区的部分旱情。因而又迫使基金开始在下半月回吐多单,从而引发了CBOT大豆期价自本月18日开始连续“跳水”。 

    受美盘豆价走势的影响,本月国内连豆也走出了近似的回调行情。 

    人民币汇率调整仅对豆价产生短暂的冲击。 

    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整,一度有人认为这是导致连豆期价大跌的主因。不可否认,由于人民币小幅升值2%,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有所承压。但从现货供给来看,我国目前大豆进口本已超量,油厂和贸易商对现货进口大豆的需求极低,因此,尽管人民币升值后,使得进口大豆的成本略微调低,但这并不会引发人们继续进口大豆的兴趣。因而,汇率的调整实际上对大豆市场价格产生的影响并不大。本月豆价的有限跌幅,也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如前面所述,月内此轮大豆期价的下跌主要是由美国基金炒作天气所致。这一点,我们从大连大豆和CBOT大豆期价分别是自本月20日和18日开始向下突破的,即可了解。 

    应该说,天气打压期价与我国人民币升值两件事存在着一定的巧合。 

    然而,尽管本月国内外大豆期货市场并不平静,但由于有着现货市场这个稳定的“基石”,所以本月大豆期货市场波幅并不算大。
 
    后市大豆市场价格以“弱市震荡”为主 

    笔者之所以提出后市大豆市场将以“弱市震荡”走势为主,是因为,目前来看,国内外大豆市场压力较大,只是因为市场同时又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估计大豆期价又将有偶发性的“震荡”行情。 从CBOT大豆期价走势图上看,本月最后几个交易日,豆价稳步走高,除了市场对天气预期不利外,更多的还是美豆主力合约受到了底部60日长期均线的强劲支持。另外,连豆市场也因主力合约日K线图形下触4、5月份形成的盘整平台,因而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除了技术面原因外,基本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利空因素:

    1、 我国大豆进口增加,而消费低迷,导致本月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借机下挫。 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量达到1201万吨,预计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将达250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35%。受进口量居高不下的影响,目前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数量已增至300万吨左右。正常情况下,国内油企保持200万吨的进口大豆库存足矣,而目前大豆现货库存巨大,是抑制大豆市场价格的主要原因。 

    2、经济增速放缓,商品需求下降。尽管我国上半年GDP增长出现了9.5%的增长速度,但是,对于整个国际市场来说,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商品需求明显下降。 

    上半年我国机械进口增长已经急剧下降,这辅助说明了中国的投资周期开始转向下降通道,尽管GDP的增长仍然保持强劲的势头,对机械的需求很有可能会减少。另外,我国政府对宏观调控和生产能力过剩的担忧,也会导致新开工的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已经大大减少,所以,我国的购买指数正趋于谨慎,经济的活跃性正在下降。而且由于国内今年上半年对能源和矿石的需求也大大减少,近期亚洲船运费已降至两年来的低点。到本月底时,美湾到中国的粮船运费已跌至36.88美元/吨。运费的下降,也导致了进口大豆的成本下降,市场价格压力也就随之放大。 
可见,目前国内大豆市场利空压力要明显强于支持因素,这也是笔者认为后市大豆价格偏弱的主要原因。但除上述利空因素之外,市场还有一些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如: 

    1、豆粕价格有望领涨大豆类产品 

    由于我国大豆压榨企业近期效益低下,目前普遍停产或减产,开工率下降到了极低的水平。因此预计在缺少供应的情况下,后市国内豆粕价格将率先出现快速上涨的势头。因东北地区油厂压榨能力较小,且原料货源不足,所以此次粕价的涨势将会在东北大豆市场上首先爆发。但因进口豆油数量较大,且其它廉价油替代品使用量较大,所以豆油价格难有明显涨势。这又将抑制大豆和豆粕价格的涨幅。而且南方油脂加工企业产能高,生产速度快,大豆原料库存充足,因而如发生豆制品价格大涨现象,则会在短时间内促使油厂开工,并将再度抑制国内大豆市场价格。 

    2、天气因素将成为国内外豆市的重要影响因素 

    8月是大豆生长的关键期。这期间大豆对天气的敏感度极高,因此8月份北半球大豆主产区的天气情况将成为左右大豆市场价格的更主要的因素。而大豆市场也因此被埋下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交易者需严密关注中美等大豆主产国的天气情况。 

    3、北半球大豆供给紧张对豆价的心理预期 

    由国内外大豆市场供给情况来看,2005/0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7865万吨,我国为1700万吨,均分别低于2004/05年度的8548万吨和1800万吨,减产幅度非常大。 

    尽管南美大豆预期增产会弥补北半球大豆减产的缺口,但因南北半球大豆上市的季节不同,而且中、美大豆的减产也将在人们的心理预期上造成一定影响,所以目前来看,这种格局将会成为豆价难以下滑的潜在支持因素。 

    综上,笔者认为,在国内需求不振和供给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后市国内豆价仍将继续弱势运行。但由于下个月天气将成为大豆市场关注的焦点,所以,若天气等方面因素出现变化,则豆市价格将随之发生“震荡”。这就需要交易者要把握“弱市”格局中的突发行情。

                                                                                                                                            信息来源:勃海期货商务网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