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家庭农场”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山东高唐棉农的种棉积极性正逐渐回归。业内人士指出,“家庭农场”模式为高唐棉农指明了新出路,将给持续低迷的棉花产业带来曙光。
上世纪80年代初,高唐县三分之二的耕地种植棉花,植棉面积达60万亩。90年代后,受棉铃虫大爆发、棉花价格起伏不定以及成本投入高等多重因素影响,高唐不少棉农弃“棉”从“粮”,全县植棉面积急剧下降。
据介绍,分散耕种抬高成本是高唐棉花种植的一大瓶颈,而“家庭农场”的新概念则给种棉大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承包了150亩地的高唐种棉大户崔英泉说,自从今年中央提出“家庭农场”后,他的干劲就更足了,“家庭农场”就是他今后的发展方向。
10年前,崔英泉只是在自家的十几亩责任田上种棉花,但收效甚微。后来,他意识到规模经营的重要性,于是通过土地流转又承包了120亩土地种植棉花。“现在我所有的耕作都是用自己的机器,这就省下了很大一笔开支。虽然投资大,但国家对我们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具有补贴。因为能够集约化种植,所以就降低了成本。棉花价格即便下降,也不至于亏本。”崔英泉说。
高唐县林井村种粮大户李长合多年来一直坚守在种棉一线,种植棉田60多亩。他说,很期待“家庭农场”时代的到来。“如果真实行‘家庭农场’,我会第一个注册,聘请那些懂管理的高学历人才来经营。”
高唐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副主任陈军说,农民不愿意种棉花,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费时费力不赚钱,二是种植成本不断上涨而产量并没有太大提高,三是一些棉农不懂技术造成农药、化肥等农资浪费。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职业农民来解决。只有把土地流转到懂技术、有文化的种植大户手里,实行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棉花才有出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了要对种植大户进行补贴,同时也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这些内容为高唐棉农指明了新出路。”陈军表示,如果能够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种植,那么在价格上,就可以减少对进口棉的依赖现状,从而降低因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
[责任编辑:中国农副网]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72436 Email:services@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357256436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400-056-8816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青创中心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