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天津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达到7225元,同比增长10.7%,农民增收已进入最多最快时期。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天津市先后制定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扶持“三农”的政策体系,促使“十五”期间农民收入结束了“九五”时期增幅大幅回落的趋势,由1999年的4.2%逐步回升,从2001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据统计,2001年到2004年增幅分别是10.4%、10.2%、10.3%和11.3%。今年1-8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5934元,同比增长11.9%,预计全年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达到7225元,比去年增长10.7%。这表明天津市已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多最快的时期,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增长速度,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首先农民增收得益于政策施惠于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天津市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陆续出台了对种粮农进行直接补贴、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加快农业产业化、推广设施农业、养殖业小额贷款、工业技改贴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小城镇建设引导资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优化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壮大了工业经济,加快了郊区城市化步伐。
二是农民增收得益于就业途径扩大。特别是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有力地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郊区工业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扩大农民就业的最活跃因素。目前,全市农村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4万家,累计吸纳农民就业112万人,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现了整体性快速增长。近几年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近百万人,增加就业岗位近30万。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工资性收入上升成为当今津郊农民收入的主流。
三是农民增收得益于社会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待遇标准,最高达1800元;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建立了管理和经办机构;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的标准;扩大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使117.6万农民从中受益。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效地保障了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稳定,为实现增收目标创造了条件。
[责任编辑:天津日报]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太初源(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 话:010-57279251 传 真:010-57279215 Email:services@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357256436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4008-799-22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寿路28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