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外资讯 > 正文

   

我市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http://news.nac88.com/  2008-8-4 9:09:00    点击:3909    我要评论(0)

    连日来,市中区脆红李合作社社长邱东昀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他告诉记者:“自从脆红李一成熟,就天天有人给我打电话联系买卖。我现在既要组织采摘、包装,又要接待外来采购人员,忙得很哩!”市中区脆红李合作社所在地在剑峰乡,已发展会员300多人,联系农户5000多户,种植面积8500亩。去年剑峰乡获得“四川省脆红李特产之乡”称号。这是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业产业化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确定了“推进产业化、实施标准化、提高组织化”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林竹、畜牧、茶叶、蔬菜、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贮、加、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和农民持续增收。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38.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增加值达24.51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920元,同比增加385元,增加额居全省第一位。
  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良性起步、打基础转向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整体水平的新阶段。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全市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发挥区域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建设农业基地。其中工业原料林基地发展到310万亩;标准化生猪养殖300万头,占生猪出栏量的82%;优质茶叶基地37万亩,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19%;蔬菜基地24万亩,年产量72万吨;中药材生产基地8.8万亩,年产量10万吨。龙头企业集群正在形成。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44家,其中林竹、畜牧、茶叶龙头企业达到82家,占龙头企业总数的56.9%。一批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新、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和跨县、市、省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崛起。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农民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有模式。龙头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14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资产50.71亿元,今年1至6月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销售收入占龙头企业总销售收入的85%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4.17%。创汇型龙头企业逐步增多,有15家企业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出口创汇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16%以上。农业标准化促进了品牌化进程。我市先后制定了茶叶、畜禽等62个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3万亩。目前,全市获得四川省地方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2个、56.11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5万亩,有机食品基地8300亩;获四川省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93个,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43个,绿色食品29个,有机食品4个;30个企业获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注册了371个农产品商标、品牌。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39.5万户,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50%。2004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产业化的纯收入达到16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6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3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29%,带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高出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元。(本报记者邹明)
  点评:
  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上半年,我市农业产业化亮点纷呈:畜牧业产值稳步增长,已占农业总产值的64%;名优茶产量不断上升,达到4200吨,同比增加近1000吨;林竹经济健康发展,农民从中获取的收入多于往年……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发展资金缺乏,产业规模不足,农民专合组织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高,精品名牌不多。应继续加强宏观引导、指导和扶持力度,加大投入,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产品精品名牌建设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增强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信息来源: 四川新闻网-乐山日报讯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