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外资讯 > 正文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亮点频现
http://news.nac88.com/  2008-9-16 14:27:00    点击:83    我要评论(0)

  据新华社信息北京9月15日电(记者秦晓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56年间,我国共出台了7个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从2001年至今的5年间,即“十五”期间,我国出台了2个涉农的一号文件,政府和各界一齐将目光对准了“三农”问题。在政策好、人努力的共同促进下,“十五”期间我国农业亮点频现。

  2004年1月,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农业农村投资增长300亿元,当年共投入1650亿元。

  2004年5月,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一块,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将过去对粮食的间接价格补贴改成了对粮食的差价直补,目前已累计补贴额约100亿元。此外不少地区农民也享受到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和扩大良种补贴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2004年6月,政府通过了《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5年内取消农业税。目前,全国除极少数地区外,都已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千年的“皇粮国税”征收史。

  200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从目前情况看,“十五”农业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一举扭转了自1998年开始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的局面。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9390亿斤,比上年增产776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通过事实让“中国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的谣言不攻自破。

  其次,在国家“以工辅农、以城带乡”的政策推动下,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为5%,比“九五”4.7%的增长率高出0.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比上年增长6.8%,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一年。

  第三,城镇化发展大踏步前行。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包括了农民向城市流动、迁移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十五”前四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1978-2000年年均0.8个百分点的速度。截至2004年末,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468万人。“十五”提出的年平均转移近10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的目标,基本可以如期实现。

  不过,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三农”工作尚有三大难点:粮食供不足需虽未出现,但粮食增产的基础并不牢固;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但与城镇居民的生活差距也进一步扩大;4000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但还有1.6亿-1.7亿农村劳动力待转移。

信息来源:新华社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